(2樓)感染疾病科

傳染科成立于1973年夏末,坐落于趙家灣南部。1982年遷回院內。1990年在市醫院東北角修建獨立的傳染科病房樓,于1991年9月完工。該建筑是相對獨立、隔離的三層樓建筑。 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末進行改擴建,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,床位31張,設有發熱門診、腸道門診和住院病房,留觀室5個,設2個緩沖病房,病房分清潔區、半污染區、污染區兩個通道,2個備用通道,承擔興城地區傳染病防治工作。科室現有科主任 1名、主治醫師4名,護士長1名,主管護師2名,護師6名,是一支技術規范,臨床經驗豐富,醫德高尚的醫務隊伍。
科室在遼西地區,對常見傳染病、病毒性肝炎、腎綜合癥出血熱、流腦、腮腺炎、猩紅熱、腸 道疾病有一套成熟的獨特治療方案。尤其在重癥出 血熱治療方面,較早的在省內開展出血熱的血液透析療法,少尿期采用甘露醇導瀉療法,率先在省內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重癥出血熱。其中《華瞻素治療腎綜合癥出血熱療效觀察》論文在全國第六屆出血熱大會上宣讀并交流,得到專家好評。從2005年至今,感染疾病科出血熱治療零死亡。
經過三十多年的探索和經驗積累,診斷和治療出血熱達到省內領先水平。在各種重癥肝炎肝衰竭治療方面,較早的采用血漿置換療法, 2000年科室開始開展慢性乙肝,丙肝抗病毒治療,把核苦類似物普通干擾素,長效干擾素,小分子相繼應用于臨床并對抗病毒療效觀察,并對病例進行萎萃,分析,總結,抗病毒經驗愈加豐富,治療水平不斷提高,許多乙肝,丙肝患者得到治愈,一批又一批患者勞動能力得到恢復,生活質量極大的改善。從2004年科室開展乙肝母嬰官外阻斷工作, 2014年開展乙肝母嬰宮內阻斷工作,承擔乙肝媽媽的咨詢,指導及用藥工作,這是一項長期的惠及子孫后代的工程。科室長年承擔本地區重大傳染病,特殊傳染病,全市基層醫師及院內培訓工作,牽頭應急演練工作。長期與CDC保持密切合作,互通信息, 掌控疫情,始終堅持早發現早診斷,早治療的原 則,始終不懈的重視院內感染,健康教育工作。多年來,全科醫務人員堅持業務學習,積極參加業務學術活動,每年科室多次派員參加國內,省內學術會議,年輕醫師進修或短期培訓班學習。堅持落實十八項核心制度,提高三級查房質量,對重危、疑難病人實行科內、院內、院外會診制度,使重危病人得到良好的救治。狠抓醫療質量,服務質量和醫德醫風教育,改善科室環境,使病人在溫馨、祥和的環境下就醫。科室實現了計算機網絡NE管理, 實行各類價格公開,住院費用透明化。
感染疾病科是個有著優良傳統的科室,歷經了四十四年的春秋,科室從小到大,由弱到強,遭遇了數次傳染病大流行,經歷了無數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考驗,尤其經歷了非典,甲流的洗禮,這個團隊業務素質,思想素質,心理素質已經走向成熟,隨時可以應對任何傳染病疫情挑戰,隨著醫學快速發展,傳染病新的病種時有出現,舊的傳染病也在復燃,一些傳染病還有許多未知領域,有些傳染病暴發具有不可預測性,都給科室帶來極大的風險與挑戰。